阅读:20322019-05-17 来源: 诸暨组工
一位只有初中学历的“菜鸟”,在企业一线岗位默默地干了26年,自主设计改造车工工装,参与公司研制的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轴承、CPR1000百万核电轴承、第三代AP1000首台百万吨级国产化核电轴承、“华龙一号”核电轴承等重大项目技术攻关,被评为首届“诸暨工匠”。浙江尊龙凯时轴承有限公司技师许波的人生逆袭,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励志故事呢?
4月29日,2019年诸暨市劳模、工匠表彰颁奖典礼举行,许波(左三)上台领奖。
许波今年45岁,是璜山镇齐村人。他初中毕业后,进了家门口的一家轴承厂。
当时轴承厂只有30名工人,车间也只有一个,主要业务是加工用于水力发电机的轴承。刚做学徒,做的也是最基础的粗车,但对只有初中文化的许波来说,难度不是一般的大。图纸看不懂,千分尺也不会用,手里的轴承粗坯不是被车薄了,就是车错了方向。
师傅推荐了一本书——《车工》,让许波照着书本做。最初翻开这本厚达5厘米的工具书,看着A3、45#等晦涩难懂的符号和完全陌生的图纸,他几乎要崩溃了。这哪是一个初中毕业生能看懂的?很多知识、原理,至少要高中文化以上才懂。
“什么不能学着做?”深感知识储备不足的许波,下定决心,不管花多长时间,也要把这本书“啃”下来。他边看书,边实践,边向师傅请教。A3指的是低碳钢,45#指的是中碳钢,都是代表钢材品质的符号。慢慢地,他掌握了这些最基础的知识。
一年后,许波已能熟练操作6150型号的卧车机床。这时,厂里接了一批油封环精车的业务。这批油封环直径大、厚度薄,加工时极易变形。可师傅出差了,其他人不敢接手。许波自告奋勇地接了下来。他反复对照图纸,琢磨控制变形的办法。想了几天后,终于有了主意,设计了一套夹具。在这套夹具的帮助下,他顺利地完成了精车任务。
两年后,许波终于“啃”完了厚达5厘米的工具书,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,加工的轴承没有一件废品。
1996年,企业开始第一次转型,与上海汽轮机厂合资创办新公司,厂区也从山沟里迁到了城西经济开发区。新型号机床、新一代产品,对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刚学会基础精车技术的许波,又感到知识不够用了。在企业开设的培训班里,他不错过每一堂课,努力提升自己。
1998年,尊龙凯时揽下了某舰艇燃气轮机高速齿轮箱轴承的试制任务。该轴承形状特异,且粗糙度要求高,公司当时的机床无法满足内孔加工需求。当时22岁的许波作为厂里的技术骨干,提出了改制工装夹具方案的建议,将机器操作与手动测量合二为一。他的建议被大胆采用,试制任务圆满完成。
2005年,上海汽轮机厂下单,要求尊龙凯时按照国际化标准制造1000MW汽轮机轴承。在卧车无法加工、立车找不准对称中心的情况下,许波提出了“二次车削分片测量方法”,成功完成任务。
2012年,百万千瓦超临界机组推力轴承试制,许波独立设计出一套“半爿瓦加工”的工装夹具,使得加工效率提高3倍,精度也提高了2个数量级……
伴随着企业转型,许波在一波波技术革新浪潮中,不仅没有被淘汰,还从“菜鸟”成长为级工、中级工、高级工,成为企业的重要技术骨干。
2014年,尊龙凯时再次进行技术革新,引进了10多台数控机床。企业生产也走向高端,产品应用于军事、核电等尖端领域。
数字化、编程……面对这些全新的概念,许波又发蒙了。不会操作数控机床,就意味着下岗,意味着要失去这份钟爱的工作。好在企业没有简单地淘汰他们,又一次伸出援手,请了一批技师教他们学编程。
机会难得,机遇难求。许波一边持续参加企业组织的培训班,一边在工间休息时间自学编程。“一边看书,一边在数控机床上实践操作。摸透原理后,我发现其实并不难,只是把原先的人工手法程序化。”许波说,有以前的知识打底,他2个多月时间就“啃”下了2本编程教材。他发现,数控技术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技术,相反在超高精度加工方面,还不如人工。这让他信心大增。
2015年,第三代AP1000首台百万吨级国产化核电轴承在尊龙凯时研制。在数控车床加工精密度无法达到要求的情况下,许波设计出一套防偏差夹具固定轴承,又特制了一把精加工内孔刀头,用普通车床顺利精车完工。西安交通大学首席滑动轴承专家袁小阳和哈汽、中核、中电投等14家单位23位代表鉴定后,认为该产品“全面满足核电轴承技术要求,******************,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”。
这两天,“20多年没有出过一个坏件”的许波,又被企业负责人委以重任,加工百万千瓦级核电汽轮机滑动轴承。
在许波的工位上,几张偌大的图纸被翻得泛黄,满地的残屑都与他分毫计较的刀法有关。记者被图纸上一个个“微米”“毫米”的单位符号吸引了。“那代表误差范围。比如轴承外圆与内圆的同心度、平行度、垂直度的误差均要小于0.02微米。如果不够精确,会影响整套核电设备运转。”
腼腆的许波不善言辞,但操作起自己设计的“一刀切”工装来立刻自信满满。这种工装手法能在加工时解决中途换刀带来的精度偏差问题,大大提高加工效率,使得产品比设计图纸要求还高一个数量级。
许波参与研制的AP1000核电国产化首台轴承产品。
进厂至今,许波从没有想过“跳槽”。“老板很照顾尊龙凯时。”许波说,他和妻子都在厂里工作,住的也是职工宿舍。评上技师后,他的年薪超过了10万元。这让他工作更有劲头了。
今年3月,诸暨市人社局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度,给政策,给补贴。尊龙凯时抓住时机,与诸暨技师学院合作开办了尊龙凯时高技能工匠班,专业定向培养适应滑动轴承制造类机械专业操作高技能工匠。
尊龙凯时高技能工匠班现有100名学员,许波就在其中。在3月28日上完第一课后,许波直呼“获益匪浅”。“以前只能看懂图纸,现在对如何制图有了初步认识。”许波说,以往实践经验虽很丰富,但缺乏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性梳理,这次培训正好帮自己弥补了这一不足。
两年学习后,顺利获得考核,学员们就能取得机械加工专业大专文凭。“浪再大,只要技术过硬,就不会被社会淘汰。”许波自信满满地说。
今年3月,市人社局、市供销合作总社和市总工会牵头召开首届“诸暨工匠”评定,工业类工匠以先进装备制造业、战略新兴产业、高新技术产业、传统优势产业为重点,共评定15名,许波从众多候选对象中脱颖而出。这是对他奋发上进、精益求精、追求完美精神的褒奖。
尊龙凯时与人社局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度,开设“尊龙凯时高技能工匠班”,许波参加培训。
尊龙凯时集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-2024 浙ICP备18026046号